誰動了我的銀行卡
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我國銀行卡累計發(fā)卡量已超過20億張,刷卡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普及的消費形式了。然而近年來,隨著銀行卡市場的不斷發(fā)展,銀行卡支付的安全問題也日益顯現。就在前不久浙江寧波警方就連續(xù)接到多起報案,受害人的銀行卡在卡不離身的情況下被莫名其妙的盜刷,而且盜刷的金額還非常巨大,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浙江寧波的王先生不久前接到朋友電話,說已經給他的銀行賬戶打了18萬6千塊錢。接完電話,王先生馬上就到銀行查詢,確認這筆錢已經到賬,于是他準備開車回家。但還沒到家,就接到了幾條奇怪的短信。
王先生:一下子來了七八個信息,一下子等于18萬6千元刷光了。
王先生所說的短信,是銀行的扣款通知短信。短信提示,在十多分鐘內,有18萬6千塊錢從他的銀行賬戶中被支取。因為之前也收到過類似銀行卡消費的短信,因此王先生一開始認為這是詐騙短信,并沒在意。但后來想到短信中提到的金額和朋友打給自己的錢數額一致,王先生感覺也太巧合了,因為這張銀行卡之前余額不多,到賬的18萬6千塊錢基本可以算作當時卡上的全部金額。想到這里,王先生發(fā)現有點不對勁,于是又馬上返回銀行查詢,結果讓他大吃一驚。
王先生:你這個卡肯定人家用過,拿出來單子,第一筆刷了多少,第二筆刷了多少,第三筆多少,第四筆多少,已經刷了七八次。
銀行提供的交易記錄顯示,王先生的銀行卡在10多分鐘內被刷了9次,刷卡總金額高達18萬6千塊元,其中最大的一筆交易金額是16萬6千元。銀行卡一直放在自己身上,王先生當時怎么也不相信,這卡上的錢怎么會說沒就沒了呢?嚇出一身冷汗的王先生趕緊向寧波市江東公安分局報了案。接到報案后,警方立即對此案展開調查,結果發(fā)現,王先生的銀行卡在湖南長沙的確有交易記錄。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 張杰:銀行查了以后,一查以后這個卡確實在湖南長沙,在一個金店里面被盜刷了。
根據銀行刷卡記錄顯示,王先生的卡有一筆在長沙金店的消費記錄,金額正好16萬6千元。但王先生卡不離身,又沒有離開過寧波,在長沙金店消費的又會是誰呢?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 張杰:一開始也一頭霧水,這個到底怎么回事情。因為這個卡確實在湖南被盜刷的,然后被害人又沒有離開寧波這一段時間,卡也在身邊。
銀行卡還在王先生身上,卻在千里之外被盜刷,很明顯,王先生的卡被克隆了,同時密碼也被竊取了。如果能查出在長沙刷卡人的身份,就能弄清這些錢究竟是如何被刷走的。根據銀行提供的刷卡記錄,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很快派出一路偵查員,前往長沙調查金店的刷卡情況,而就在這個時候,又有一位張先生來報案,稱他的銀行卡有85萬多塊錢也不見了,失竊的過程和王先生十分類似。據張先生介紹,最近他收到了一條短信,上面說自己一直隨身攜帶的一張銀行卡在外地進行了查詢余額操作。因為以前也收到過類似的短信,張先生同樣以為這是電信詐騙的誘餌,所以并沒有太在意,但他還是給銀行打電話查了余額。
張先生:電話銀行查詢了一下,是沒動,余額沒動,那我后來想想,可能就是詐騙。
然而隨后又收到的短信,讓他大吃一驚。
張先生:大約過了二十幾分鐘,一個信息又來了,說你的尾號信用卡消費了八十五萬一千多,這時候我嚇了一大跳。
卡里的近90萬塊錢,是張先生一天前剛剛存進去的。銀行卡還好好的放在身上,里面的錢怎么就突然被別人在外地刷掉了呢?張先生立刻撥通了銀行的客服電話。
張先生:嚇一大跳,馬上去客廳,馬上拿起電話,查詢了一下,查詢一下余額完全不對了,這個時候我大腦完全嘣的一下崩潰了。
銀行隨后提供的交易記錄顯示,張先生銀行卡里近90萬元幾乎被全部刷掉。警方在進一步的調查中發(fā)現,除了王先生和張先生,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寧波市還有十多名持卡人銀行卡被盜刷,涉案金額超過400萬元。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偵查員馮永明:人民銀行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線索,就是說在寧波已經發(fā)現了有十多起這種信用卡在外地被盜刷的。
接二連三發(fā)生的銀行卡盜刷案件,讓寧波警方感到案情重大。就在警方在寧波市加大排查力度的同時,另一路到湖南長沙金店調查的偵查員已經調取了監(jiān)控錄像。根據刷卡的時間可以確定,就是畫面上的這名男子刷走了王先生的18萬多元。不過王先生告訴警方,他根本不認識這名男子。
那么這個在湖南金店盜刷銀行卡的人究竟是誰?又怎么能第一時間掌握王先生的銀行卡賬戶信息呢?而王先生的銀行卡和密碼又是怎么到這個人手里的?一連串的問號逐一展現在警方面前,尋找到背后隱藏的線索就成了破案最關鍵的突破口。
經過幾個案件的串并后,警方發(fā)現了一些規(guī)律。這些被盜刷的銀行卡,都是在卡不離身的情況下,被異地刷卡,而刷卡時間都是大筆金額剛入賬不到十二小時就被盜刷,刷卡地點幾乎都是湖南、重慶的金店。這樣的作案規(guī)律說明,這是一個有組織、有計劃的犯罪團伙。為了尋找案件新的突破口,警方將這十多名受害人的近期消費情況進行了比較分析。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 張杰:這一段數據拉出來以后,后來我們數據碰撞以后,確實發(fā)現了問題。之前有過這樣被盜取卡的這些持卡人都在我們寧波同一個飯店,同一個酒店里面進行過消費。這絕對不是巧合的,因為十幾個卡都在同一個酒店消費,從這個酒店入手。
通過比對消費記錄,這十多名受害者銀行卡被盜刷前一段時間,都曾經使用銀行卡在寧波同一家酒店消費過。巧合的是,受害者刷卡時都是同樣的三名服務員在場。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 張杰:都是這三個服務員服務的,也就是說他消費買單的時候,都是這三個服務員去拿客人的卡到總臺去刷卡的。
據警方介紹,客人結賬時,這三名服務員負責拿卡到總臺刷卡,然后再讓客人輸入密碼。那么,這十多張銀行卡被盜刷,會不會和這三名服務員有關呢?因此,要揭開謎底,必須找到這三名服務員。然而警方發(fā)現,這三名服務員已經離開寧波到了廣東,于是立即前往廣東對他們展開秘密偵查。通過偵查警方確定,這三人有重大作案嫌疑。隨后警方通過這三人在酒店入職時的登記信息,確定了這三人的身份。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偵查員馮永明:前期的第一批的三個嫌疑人跳出來之后,他們已經逃回去了,逃回去了發(fā)現跟他們交往密切的還有六個嫌疑人,又留在寧波了。
通過細致調查警方發(fā)現,這9個嫌疑人都是老鄉(xiāng)關系,交往密切,且曾經在寧波比較高檔的酒店當服務員,行跡也十分可疑。同時,警方也通過金店的監(jiān)控錄像,掌握了在湖南使用銀行卡購買黃金的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及動向。警方在進一步的調查中發(fā)現,這兩伙人互相聯(lián)系緊密,并由邵某等人組織策劃。警方經過縝密調查確定,這是一個龐大的銀行卡復制、偽造、盜刷團伙。經過嚴密布控,警方對這個犯罪團伙展開統(tǒng)一抓捕行動。(三組抓捕畫面)這次抓捕行動,共抓獲包括主犯邵某在內的14名犯罪嫌疑人,當場繳獲用偽卡盜刷后購買的黃金物品,包括金條、項鏈等黃金首飾,共計3000多克,價值120多萬元,同時繳獲偽造的信用卡十多張、讀卡器5個
浙江寧波連續(xù)發(fā)生的幾起銀行卡盜刷案件,最終牽出了一個銀行卡復制、偽造、盜刷團伙,這個團伙分工明確,形成了一個盜刷銀行卡的緊密鏈條,同時,這個團伙的作案手段也越來越智能化了。那么,這個團伙是怎樣在銀行卡不離開主人的情況下,輕而易舉地完成盜刷的,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呢?
經過審訊警方發(fā)現,寧波十多名被盜刷的受害者都在同一家酒店消費時刷卡,酒店的服務員在客人刷卡時,乘機用自帶的讀卡器盜取銀行卡信息,并偷偷記下銀行卡密碼。
犯罪嫌疑人:客人給的卡給到服務員手上他就感應一下,那個機器就偷取他卡里面的資料??腿税疵艽a的時候偷看。
?竊取成功后,他們將銀行卡密碼合和讀卡器一起轉給邵某等人制作偽卡。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 張杰:他做出來的偽卡質量是很高,他的卡的卡號跟卡內的磁條信息都是跟真卡對應的,也就是他的卡跟被盜的卡是一模一樣。
原來,這個犯罪團伙就是利用顧客在酒店消費時,用讀卡器盜取顧客銀行卡信息,顧客輸入密碼時疏于防范,他們又乘機竊取密碼,然后再收集這些信息,制作成偽卡;最后在湖南、重慶、廣東等地以購買大額黃金的方式實施盜刷銀行卡犯罪。這些犯罪嫌疑人十分狡猾,這些偽卡制作成功后,他們往往并不急于刷掉變現。用他們的行話說就是,“養(yǎng)肥了再宰”。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 偵查員 馮永明:如果這張卡余額只有幾千幾百塊錢,他不會去犯罪,就像我們有兩個被害人,金額都比較大的,十幾萬甚至八十幾萬。
正是因為犯罪嫌疑人始終在監(jiān)視著這些卡上的金額變化,所以當王先生和張先生的賬戶上剛剛有了一筆數額較大的錢進賬,犯罪嫌疑人就迅速到金店進行盜刷,把卡里的錢幾乎全部刷完。
犯罪嫌疑人:拿過來給你說這張卡有多少錢多少錢,反正你就按這個卡里的錢去刷金,按照卡里面的金額去刷,能刷多少就多少。
犯罪嫌疑人就是采用購買黃金這樣便捷的方式,迅速刷光受害人卡上的錢。案件調查至此,王先生和張先生等受害人卡上的巨額資金不翼而飛的原因終于真相大白:犯罪嫌疑人首先使用自帶的讀卡器將受害人的銀行卡信息復制下來,同時竊取銀行卡的最后一道防線——密碼。當犯罪嫌疑人竊取密碼后,就完全控制了這張銀行卡,一旦卡上存入大筆資金,他們就采用刷卡購買黃金的方式,將卡上的錢迅速刷掉。
近年來,銀行卡已成為我國居民個人使用最頻繁的非現金支付工具,銀行卡的安全問題倍受關注。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銀行卡詐騙犯罪立案數量年均增長50%以上,2011年已超過一萬起。業(yè)內人士指出,銀行卡犯罪持續(xù)高發(fā),主要原因是目前國內銀行普遍使用的是磁條銀行卡。由于磁條銀行卡的背面安裝有持卡人有關信息磁條,使用讀卡器等專業(yè)設備就能輕易獲得持卡人的所有個人信息。這也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è)研究中心主任 郭田勇:比如說這個磁條,只要我有一個讀卡機,我給復制下來,我就可以再復制另外一張卡,我再知道你的密碼的話,就可以盜刷了。
專家介紹,與磁條銀行卡相比,芯片銀行卡卡內敏感數據難以被復制,安全系數更高,但造價也比較昂貴,制作成本是磁條卡的5倍左右。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è)研究中心主任 郭田勇:目前國際潮流,以芯片卡來替代磁條卡,像這個信息內置,這個時候,拿到你卡撿到卡,你這個芯片你都很難復制它里邊有什么信息。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使用的主要是芯片銀行卡, 但我國目前90%以上的銀行卡仍然是磁條卡,替換安全系數更高的芯片卡已成為當務之急。近年來各大商業(yè)銀行開始陸續(xù)推廣芯片卡,但發(fā)行量不大,主要原因是使用芯片卡成本比較高,再加上相關設備的升級比較緩慢,因此推廣成效不大。據專家介紹,目前我國的銀行卡已超過20億張,絕大部分是磁條卡,如果全部換成芯片卡,成本將超過200億元,這對銀行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但對我們持卡人而言,不更換磁條卡,資金財產安全又很難放心。
律師 邱寶昌:因為銀行作為金融服務單位,你明知道你這種卡是有安全隱患,是有安全缺陷的,那么發(fā)現了它有缺陷,或者是明知道它有缺陷,由于成本的問題你不愿意消除這種缺陷,給金融消費者造成損失的,你不僅要承擔一般的賠償責任,我認為根據《侵權責任法》還要對你進行懲罰性的賠償。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下發(fā)的芯片卡推廣草案討論稿,各商業(yè)銀行計劃在2015年全面停止發(fā)行磁條卡。由于更換磁條卡成本很高,再加上ATM機和POS機的改造成本更高,這意味著,普及芯片卡將是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
根據寧波警方破獲的這幾起盜刷銀行卡案件來看,現在盜刷銀行卡犯罪行為呈現出了集團化、智能化等特點,犯罪團伙分工越來越細,欺騙性越來越強。警方提醒消費者,在使用銀行卡消費的過程中,一定要警惕用卡安全問題,尤其是要保護好銀行卡的密碼,保護好了密碼,就等于保護好銀行卡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也就是說只要不讓不法分子掌握密碼,再高明的手段也無法對您手中的銀行卡下手了。
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我國銀行卡累計發(fā)卡量已超過20億張,刷卡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普及的消費形式了。然而近年來,隨著銀行卡市場的不斷發(fā)展,銀行卡支付的安全問題也日益顯現。就在前不久浙江寧波警方就連續(xù)接到多起報案,受害人的銀行卡在卡不離身的情況下被莫名其妙的盜刷,而且盜刷的金額還非常巨大,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浙江寧波的王先生不久前接到朋友電話,說已經給他的銀行賬戶打了18萬6千塊錢。接完電話,王先生馬上就到銀行查詢,確認這筆錢已經到賬,于是他準備開車回家。但還沒到家,就接到了幾條奇怪的短信。
王先生:一下子來了七八個信息,一下子等于18萬6千元刷光了。
王先生所說的短信,是銀行的扣款通知短信。短信提示,在十多分鐘內,有18萬6千塊錢從他的銀行賬戶中被支取。因為之前也收到過類似銀行卡消費的短信,因此王先生一開始認為這是詐騙短信,并沒在意。但后來想到短信中提到的金額和朋友打給自己的錢數額一致,王先生感覺也太巧合了,因為這張銀行卡之前余額不多,到賬的18萬6千塊錢基本可以算作當時卡上的全部金額。想到這里,王先生發(fā)現有點不對勁,于是又馬上返回銀行查詢,結果讓他大吃一驚。
王先生:你這個卡肯定人家用過,拿出來單子,第一筆刷了多少,第二筆刷了多少,第三筆多少,第四筆多少,已經刷了七八次。
銀行提供的交易記錄顯示,王先生的銀行卡在10多分鐘內被刷了9次,刷卡總金額高達18萬6千塊元,其中最大的一筆交易金額是16萬6千元。銀行卡一直放在自己身上,王先生當時怎么也不相信,這卡上的錢怎么會說沒就沒了呢?嚇出一身冷汗的王先生趕緊向寧波市江東公安分局報了案。接到報案后,警方立即對此案展開調查,結果發(fā)現,王先生的銀行卡在湖南長沙的確有交易記錄。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 張杰:銀行查了以后,一查以后這個卡確實在湖南長沙,在一個金店里面被盜刷了。
根據銀行刷卡記錄顯示,王先生的卡有一筆在長沙金店的消費記錄,金額正好16萬6千元。但王先生卡不離身,又沒有離開過寧波,在長沙金店消費的又會是誰呢?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 張杰:一開始也一頭霧水,這個到底怎么回事情。因為這個卡確實在湖南被盜刷的,然后被害人又沒有離開寧波這一段時間,卡也在身邊。
銀行卡還在王先生身上,卻在千里之外被盜刷,很明顯,王先生的卡被克隆了,同時密碼也被竊取了。如果能查出在長沙刷卡人的身份,就能弄清這些錢究竟是如何被刷走的。根據銀行提供的刷卡記錄,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很快派出一路偵查員,前往長沙調查金店的刷卡情況,而就在這個時候,又有一位張先生來報案,稱他的銀行卡有85萬多塊錢也不見了,失竊的過程和王先生十分類似。據張先生介紹,最近他收到了一條短信,上面說自己一直隨身攜帶的一張銀行卡在外地進行了查詢余額操作。因為以前也收到過類似的短信,張先生同樣以為這是電信詐騙的誘餌,所以并沒有太在意,但他還是給銀行打電話查了余額。
張先生:電話銀行查詢了一下,是沒動,余額沒動,那我后來想想,可能就是詐騙。
然而隨后又收到的短信,讓他大吃一驚。
張先生:大約過了二十幾分鐘,一個信息又來了,說你的尾號信用卡消費了八十五萬一千多,這時候我嚇了一大跳。
卡里的近90萬塊錢,是張先生一天前剛剛存進去的。銀行卡還好好的放在身上,里面的錢怎么就突然被別人在外地刷掉了呢?張先生立刻撥通了銀行的客服電話。
張先生:嚇一大跳,馬上去客廳,馬上拿起電話,查詢了一下,查詢一下余額完全不對了,這個時候我大腦完全嘣的一下崩潰了。銀行隨后提供的交易記錄顯示,張先生銀行卡里近90萬元幾乎被全部刷掉。警方在進一步的調查中發(fā)現,除了王先生和張先生,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寧波市還有十多名持卡人銀行卡被盜刷,涉案金額超過400萬元。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偵查員馮永明:人民銀行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線索,就是說在寧波已經發(fā)現了有十多起這種信用卡在外地被盜刷的。
接二連三發(fā)生的銀行卡盜刷案件,讓寧波警方感到案情重大。就在警方在寧波市加大排查力度的同時,另一路到湖南長沙金店調查的偵查員已經調取了監(jiān)控錄像。根據刷卡的時間可以確定,就是畫面上的這名男子刷走了王先生的18萬多元。不過王先生告訴警方,他根本不認識這名男子。
那么這個在湖南金店盜刷銀行卡的人究竟是誰?又怎么能第一時間掌握王先生的銀行卡賬戶信息呢?而王先生的銀行卡和密碼又是怎么到這個人手里的?一連串的問號逐一展現在警方面前,尋找到背后隱藏的線索就成了破案最關鍵的突破口。
經過幾個案件的串并后,警方發(fā)現了一些規(guī)律。這些被盜刷的銀行卡,都是在卡不離身的情況下,被異地刷卡,而刷卡時間都是大筆金額剛入賬不到十二小時就被盜刷,刷卡地點幾乎都是湖南、重慶的金店。這樣的作案規(guī)律說明,這是一個有組織、有計劃的犯罪團伙。為了尋找案件新的突破口,警方將這十多名受害人的近期消費情況進行了比較分析。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 張杰:這一段數據拉出來以后,后來我們數據碰撞以后,確實發(fā)現了問題。之前有過這樣被盜取卡的這些持卡人都在我們寧波同一個飯店,同一個酒店里面進行過消費。這絕對不是巧合的,因為十幾個卡都在同一個酒店消費,從這個酒店入手。
通過比對消費記錄,這十多名受害者銀行卡被盜刷前一段時間,都曾經使用銀行卡在寧波同一家酒店消費過。巧合的是,受害者刷卡時都是同樣的三名服務員在場。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 張杰:都是這三個服務員服務的,也就是說他消費買單的時候,都是這三個服務員去拿客人的卡到總臺去刷卡的。
據警方介紹,客人結賬時,這三名服務員負責拿卡到總臺刷卡,然后再讓客人輸入密碼。那么,這十多張銀行卡被盜刷,會不會和這三名服務員有關呢?因此,要揭開謎底,必須找到這三名服務員。然而警方發(fā)現,這三名服務員已經離開寧波到了廣東,于是立即前往廣東對他們展開秘密偵查。通過偵查警方確定,這三人有重大作案嫌疑。隨后警方通過這三人在酒店入職時的登記信息,確定了這三人的身份。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偵查員馮永明:前期的第一批的三個嫌疑人跳出來之后,他們已經逃回去了,逃回去了發(fā)現跟他們交往密切的還有六個嫌疑人,又留在寧波了。
通過細致調查警方發(fā)現,這9個嫌疑人都是老鄉(xiāng)關系,交往密切,且曾經在寧波比較高檔的酒店當服務員,行跡也十分可疑。同時,警方也通過金店的監(jiān)控錄像,掌握了在湖南使用銀行卡購買黃金的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及動向。警方在進一步的調查中發(fā)現,這兩伙人互相聯(lián)系緊密,并由邵某等人組織策劃。警方經過縝密調查確定,這是一個龐大的銀行卡復制、偽造、盜刷團伙。經過嚴密布控,警方對這個犯罪團伙展開統(tǒng)一抓捕行動。(三組抓捕畫面)這次抓捕行動,共抓獲包括主犯邵某在內的14名犯罪嫌疑人,當場繳獲用偽卡盜刷后購買的黃金物品,包括金條、項鏈等黃金首飾,共計3000多克,價值120多萬元,同時繳獲偽造的信用卡十多張、讀卡器5個
浙江寧波連續(xù)發(fā)生的幾起銀行卡盜刷案件,最終牽出了一個銀行卡復制、偽造、盜刷團伙,這個團伙分工明確,形成了一個盜刷銀行卡的緊密鏈條,同時,這個團伙的作案手段也越來越智能化了。那么,這個團伙是怎樣在銀行卡不離開主人的情況下,輕而易舉地完成盜刷的,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呢?
經過審訊警方發(fā)現,寧波十多名被盜刷的受害者都在同一家酒店消費時刷卡,酒店的服務員在客人刷卡時,乘機用自帶的讀卡器盜取銀行卡信息,并偷偷記下銀行卡密碼。
犯罪嫌疑人:客人給的卡給到服務員手上他就感應一下,那個機器就偷取他卡里面的資料??腿税疵艽a的時候偷看。
?竊取成功后,他們將銀行卡密碼合和讀卡器一起轉給邵某等人制作偽卡。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 張杰:他做出來的偽卡質量是很高,他的卡的卡號跟卡內的磁條信息都是跟真卡對應的,也就是他的卡跟被盜的卡是一模一樣。
原來,這個犯罪團伙就是利用顧客在酒店消費時,用讀卡器盜取顧客銀行卡信息,顧客輸入密碼時疏于防范,他們又乘機竊取密碼,然后再收集這些信息,制作成偽卡;最后在湖南、重慶、廣東等地以購買大額黃金的方式實施盜刷銀行卡犯罪。這些犯罪嫌疑人十分狡猾,這些偽卡制作成功后,他們往往并不急于刷掉變現。用他們的行話說就是,“養(yǎng)肥了再宰”。
寧波市公安局江東分局經偵大隊 偵查員 馮永明:如果這張卡余額只有幾千幾百塊錢,他不會去犯罪,就像我們有兩個被害人,金額都比較大的,十幾萬甚至八十幾萬。
正是因為犯罪嫌疑人始終在監(jiān)視著這些卡上的金額變化,所以當王先生和張先生的賬戶上剛剛有了一筆數額較大的錢進賬,犯罪嫌疑人就迅速到金店進行盜刷,把卡里的錢幾乎全部刷完。
犯罪嫌疑人:拿過來給你說這張卡有多少錢多少錢,反正你就按這個卡里的錢去刷金,按照卡里面的金額去刷,能刷多少就多少。
犯罪嫌疑人就是采用購買黃金這樣便捷的方式,迅速刷光受害人卡上的錢。案件調查至此,王先生和張先生等受害人卡上的巨額資金不翼而飛的原因終于真相大白:犯罪嫌疑人首先使用自帶的讀卡器將受害人的銀行卡信息復制下來,同時竊取銀行卡的最后一道防線——密碼。當犯罪嫌疑人竊取密碼后,就完全控制了這張銀行卡,一旦卡上存入大筆資金,他們就采用刷卡購買黃金的方式,將卡上的錢迅速刷掉。
近年來,銀行卡已成為我國居民個人使用最頻繁的非現金支付工具,銀行卡的安全問題倍受關注。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銀行卡詐騙犯罪立案數量年均增長50%以上,2011年已超過一萬起。業(yè)內人士指出,銀行卡犯罪持續(xù)高發(fā),主要原因是目前國內銀行普遍使用的是磁條銀行卡。由于磁條銀行卡的背面安裝有持卡人有關信息磁條,使用讀卡器等專業(yè)設備就能輕易獲得持卡人的所有個人信息。這也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è)研究中心主任 郭田勇:比如說這個磁條,只要我有一個讀卡機,我給復制下來,我就可以再復制另外一張卡,我再知道你的密碼的話,就可以盜刷了。
專家介紹,與磁條銀行卡相比,芯片銀行卡卡內敏感數據難以被復制,安全系數更高,但造價也比較昂貴,制作成本是磁條卡的5倍左右。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è)研究中心主任 郭田勇:目前國際潮流,以芯片卡來替代磁條卡,像這個信息內置,這個時候,拿到你卡撿到卡,你這個芯片你都很難復制它里邊有什么信息。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使用的主要是芯片銀行卡, 但我國目前90%以上的銀行卡仍然是磁條卡,替換安全系數更高的芯片卡已成為當務之急。近年來各大商業(yè)銀行開始陸續(xù)推廣芯片卡,但發(fā)行量不大,主要原因是使用芯片卡成本比較高,再加上相關設備的升級比較緩慢,因此推廣成效不大。據專家介紹,目前我國的銀行卡已超過20億張,絕大部分是磁條卡,如果全部換成芯片卡,成本將超過200億元,這對銀行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但對我們持卡人而言,不更換磁條卡,資金財產安全又很難放心。
律師 邱寶昌:因為銀行作為金融服務單位,你明知道你這種卡是有安全隱患,是有安全缺陷的,那么發(fā)現了它有缺陷,或者是明知道它有缺陷,由于成本的問題你不愿意消除這種缺陷,給金融消費者造成損失的,你不僅要承擔一般的賠償責任,我認為根據《侵權責任法》還要對你進行懲罰性的賠償。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下發(fā)的芯片卡推廣草案討論稿,各商業(yè)銀行計劃在2015年全面停止發(fā)行磁條卡。由于更換磁條卡成本很高,再加上ATM機和POS機的改造成本更高,這意味著,普及芯片卡將是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
根據寧波警方破獲的這幾起盜刷銀行卡案件來看,現在盜刷銀行卡犯罪行為呈現出了集團化、智能化等特點,犯罪團伙分工越來越細,欺騙性越來越強。警方提醒消費者,在使用銀行卡消費的過程中,一定要警惕用卡安全問題,尤其是要保護好銀行卡的密碼,保護好了密碼,就等于保護好銀行卡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也就是說只要不讓不法分子掌握密碼,再高明的手段也無法對您手中的銀行卡下手了。
- 22款兒童護膚乳霜測評 3款獲評五星!“紐強”“福而可”標簽標識不符合標準要求(2023-04-26)
- 抽查不合格率達26.1%!劣質行李箱讓人“說走不能走”(2023-04-11)
- 知識產權保護調查(2021-04-26)
- 文具質量調查(2021-04-19)
- 棕床墊質量調查(20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