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場監(jiān)管部門2020年受理投訴舉報數量增長 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295.7萬元
近日,從山西省市場監(jiān)管局獲悉,2020年,全省市場監(jiān)管12315機構共受理投訴舉報咨詢362946件,同比增加214.86%。市場監(jiān)管部門積極處理投訴舉報案件,涉及爭議金額11341.77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295.7萬元。
據了解,投訴舉報咨詢數量之所以比上年增幅較大,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2020年1月起,山西省市場監(jiān)管部門應用全國12315平臺接收投訴舉報咨詢,民眾又多了一條重要維權通道;二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山西全省防疫用品類、食品類、服務類投訴舉報數量驟增;三是負責接轉當地12315熱線的太原、大同、朔州3市12345平臺,從2020年1月23日起,每周匯總移交本市市場監(jiān)管類投訴舉報數據。
根據投訴性質分類,在去年受理的所有投訴問題中,質量、價格、合同、售后服務、食品安全為排名前五位的投訴熱點。
按商品類別劃分,去年投訴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為:一般食品類、服裝鞋帽類、交通工具類。
食品類投訴共4174件,位居商品類投訴首位。主要問題有:食品包裝標簽標識不符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部分進口食品未貼中文標簽,食品過期或變質,食品中有異物,商家或網店銷售的食品存在夸大功效等虛假宣傳情況。
服裝鞋帽類投訴共1907件,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二位。主要問題有:購買的服裝短時間內出現面料起球、褪色、變形、開線、破洞、拉鏈損壞、鈕扣脫落、羽絨服跑毛等問題,服裝標注的面料成分、填充物與實物不符,水洗標與吊牌不符,鞋類存在脫皮、脫線、脫膠、鞋面斷裂等質量問題,以及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時商家拒絕退換貨、維修和補償,退貨后拖延退還貨款,不履行售后服務承諾。
交通工具類投訴1347件,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三位。主要問題有:汽車在保修期內發(fā)動機、變速箱、中控設備、剎車系統(tǒng)等核心部件出現故障,商家不履行購車合同上的條款、不按承諾日期交車、定金不予退還等,4S店不履行售后服務、服務承諾不兌現、更換零配件時間長、汽車出現故障不能一次性修好或過度維修等,新能源汽車在質保期內出現電池衰減故障、續(xù)航里程縮水、售后不予解決等。
去年服務類投訴排名前三位的熱點依次為:餐飲和住宿服務類、銷售服務類、物業(yè)服務類。
餐飲和住宿類投訴3654件,位居服務類投訴首位。主要問題有:餐飲服務態(tài)度不好、辦理會員卡后限制消費、食物中有異物、菜品不明碼標價、虛假宣傳、優(yōu)惠券不能使用、餐廳廚房環(huán)境衛(wèi)生差等,住宿服務涉及網上預訂酒店但無法正常入住、訂單取消不給退費、房價臨時上調、房間布局或服務設施與宣傳不相符、住宿環(huán)境衛(wèi)生差、設施陳舊老化或配置存在故障無法使用、房間內物品超過標價收取費用等。
銷售服務類投訴1853件,位居服務類投訴第二位。主要問題有:疫情防控期間商家暫停營業(yè)引發(fā)退費糾紛,部分商家服務方式變更或預付卡使用期限受限、退費設置不合理、關張停業(yè)導致消費者預付費無法退還等。
物業(yè)服務類投訴1662件,位居服務類投訴第三位。主要問題有:物業(yè)公司收取物業(yè)費、車位費、水費、電費的標準不合理,強制業(yè)主一次性繳納停車管理費,小區(qū)內電梯時常出現故障,物業(yè)公司對安全隱患處理不及時等。
近日,從山西省市場監(jiān)管局獲悉,2020年,全省市場監(jiān)管12315機構共受理投訴舉報咨詢362946件,同比增加214.86%。市場監(jiān)管部門積極處理投訴舉報案件,涉及爭議金額11341.77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295.7萬元。
據了解,投訴舉報咨詢數量之所以比上年增幅較大,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2020年1月起,山西省市場監(jiān)管部門應用全國12315平臺接收投訴舉報咨詢,民眾又多了一條重要維權通道;二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山西全省防疫用品類、食品類、服務類投訴舉報數量驟增;三是負責接轉當地12315熱線的太原、大同、朔州3市12345平臺,從2020年1月23日起,每周匯總移交本市市場監(jiān)管類投訴舉報數據。
根據投訴性質分類,在去年受理的所有投訴問題中,質量、價格、合同、售后服務、食品安全為排名前五位的投訴熱點。
按商品類別劃分,去年投訴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為:一般食品類、服裝鞋帽類、交通工具類。
食品類投訴共4174件,位居商品類投訴首位。主要問題有:食品包裝標簽標識不符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部分進口食品未貼中文標簽,食品過期或變質,食品中有異物,商家或網店銷售的食品存在夸大功效等虛假宣傳情況。
服裝鞋帽類投訴共1907件,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二位。主要問題有:購買的服裝短時間內出現面料起球、褪色、變形、開線、破洞、拉鏈損壞、鈕扣脫落、羽絨服跑毛等問題,服裝標注的面料成分、填充物與實物不符,水洗標與吊牌不符,鞋類存在脫皮、脫線、脫膠、鞋面斷裂等質量問題,以及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時商家拒絕退換貨、維修和補償,退貨后拖延退還貨款,不履行售后服務承諾。
交通工具類投訴1347件,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三位。主要問題有:汽車在保修期內發(fā)動機、變速箱、中控設備、剎車系統(tǒng)等核心部件出現故障,商家不履行購車合同上的條款、不按承諾日期交車、定金不予退還等,4S店不履行售后服務、服務承諾不兌現、更換零配件時間長、汽車出現故障不能一次性修好或過度維修等,新能源汽車在質保期內出現電池衰減故障、續(xù)航里程縮水、售后不予解決等。
去年服務類投訴排名前三位的熱點依次為:餐飲和住宿服務類、銷售服務類、物業(yè)服務類。
餐飲和住宿類投訴3654件,位居服務類投訴首位。主要問題有:餐飲服務態(tài)度不好、辦理會員卡后限制消費、食物中有異物、菜品不明碼標價、虛假宣傳、優(yōu)惠券不能使用、餐廳廚房環(huán)境衛(wèi)生差等,住宿服務涉及網上預訂酒店但無法正常入住、訂單取消不給退費、房價臨時上調、房間布局或服務設施與宣傳不相符、住宿環(huán)境衛(wèi)生差、設施陳舊老化或配置存在故障無法使用、房間內物品超過標價收取費用等。
銷售服務類投訴1853件,位居服務類投訴第二位。主要問題有:疫情防控期間商家暫停營業(yè)引發(fā)退費糾紛,部分商家服務方式變更或預付卡使用期限受限、退費設置不合理、關張停業(yè)導致消費者預付費無法退還等。
物業(yè)服務類投訴1662件,位居服務類投訴第三位。主要問題有:物業(yè)公司收取物業(yè)費、車位費、水費、電費的標準不合理,強制業(yè)主一次性繳納停車管理費,小區(qū)內電梯時常出現故障,物業(yè)公司對安全隱患處理不及時等。
- 2024年廣西梧州市春節(jié)假期消費投訴舉報熱點分析(2024-02-27)
- 黑龍江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2021年一季度12315投訴舉報情況分析(2021-04-23)
- 浙江發(fā)布一季度消費維權分析報告 售后服務類和質量類投訴問題占比近六成(2021-04-22)
- ?廣西桂林市市場監(jiān)管局2021年第一季度投訴舉報數據分析來了(2021-04-22)
- 投訴數量同比減少 舉報咨詢同比增加 山西省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布投訴舉報咨詢數據分析(2021-04-21)